創辦人的話

創辦人的話
      以每回在與一些幼教朋友聚會時,大家總是會對幼教專業工作的部分做些探討,比如說幼教政策、教學方法、教師提昇…等。但從這幾年整個的社會轉變及少子化的現象,大家似乎開始愈來愈明顯的感受到「親職教育」是改善未來整體教育品質最主要的重點了。而尤其在幼兒教育這個紮根的階段中,如何幫助家長從孩子根本的發展與特質中,藉由自己態度與方法的改變,去發展孩子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和自我能力,反而要比研究孩子學些什麼來得重要了。
      既如此,那要如何幫助家長能從陪同孩子的過程中,讓孩子體會和感受爸爸媽媽的「付出」。「親職教育」是嘉樂一直努力推動的重點之一,大家都知道嘉樂的活動既豐富又多元,老師媽媽們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之外,還利用時間挖空心思的想點子,設計各種的活動,讓家長能與孩子共享這份親子的溫馨與歡樂,幫助大家在每天的忙碌;和陪同孩子成長的矛盾間,能夠藉由嘉樂的用心,增進與孩子之間更深層的互動與瞭解。這也就是我一直強調落實的「具有行動力的愛」。  孩子自哇哇墜地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、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與氣質。然而,多數家長都在不知不覺中將孩子視為自己「附屬」的一部分,以致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過多的干涉,甚至要求孩子必需依照自己的意思去發展。也正因為如此,親子之間的衝突開始出現,孩子退避的行為因應而生,教養的難題逐漸困擾家長,親子關係愈趨緊張,種種問題發生之後,許多專家學者也提出許多改善親子關係、提高孩子智能發展的相關意見,期盼為人家長者能對教養孩子的方式能有所幫助。雖然,這些教養方式有其一定的理論基礎,但在理論威權的狀況下,也很容易就會形成所謂「親子相處」的準則,而家長在教養孩子時,往往也因受到這些準則的影響而形成教養上的迷思。但事實上,教養孩子的方式是因人、因時、因地、因脈絡不同而有差異的。在與許多家長的會談中,我發現大家在整日忙於事業的情形之下,即使瞭解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教養孩子,知道孩子各項發展的特質,也懂得孩子有個別差異的情形存在,更明白不應該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與過高的標準,但礙於時間有限、個人心理調適、與情緒管理的EQ問題、同事間相互無意的比較…等,我們不見得能將所知道的教養孩子的最好方式實踐在生活中。此外,教育是需要花費時間、金錢、精神和體力的,親情的培養也需要從漫長的過程中學習,而學習就意味著要「付出」。我們自省一下,每天有多少時間陪小孩?「付出」代表某種程度上的犧牲,當我們願意為孩子而對於自己的犧牲多一些,相對的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會增長。所以,懂得如何教養孩子,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不見得一定能做到,常常取捨之間,總是讓大家有點矛盾。 
     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正一份份欣賞著這幾個月來嘉樂各項親子活動的辦理內容,也一面為著這些活動後的家長回饋而深深感動,在「母親節親子闖關活動」中一幕幕親子樂翻天的畫面,加上讓人光看照片就能感受那份歡樂溫馨的「親子元寶水餃餐會」,每學期都會舉辦的「家長參觀參與教學」,還有「親子運動會」上爸爸媽媽比孩子還玩得開心盡興的感動…。腦海裡想到一句許義宗教授的話:「親情是教養的遙控器,按鈕愈多、功能愈強。」是的,教養如果是付出的過程,那麼擲地有聲的付出就是──「參與」。您對孩子的愛是無可比擬的,再好再精采的活動總有結束的時候,但是傳送在孩子心中的那份愛,卻將永遠遙控著他逐日累積的「教養」。孩子有福,因為有您! 

 
嘉樂幼兒園創辦人 董王鳳屏 女士